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4的文章

帶著意念種下好種子

#種子法則 #意念很重要 開始分享種子法則的日常實踐之後,身邊就有越來越多人跟我分享種子法則的細節。 前幾天跟  life coach/英文老師 梁祐造  碰面,他就跟我分享種種子的時候,意念也非常重要。 不是盲目做好事,而是要帶著意念與祝福去種下好種子,就像是用BNI 一對一的精神去了解我想服務的對象,將我服務的對象介紹給大家,去想像服務對象獲得服務的幸福感。不能只是茫茫然的捐錢出去,沒有意念的種子不會有好效果。 這樣想想我好像沒有好好介紹過跟 ASify 合作過一陣子的 罕見疾病基金會 ,那就趁颱風天來介紹吧。 ASify 跟一般運動服飾最大的不同除了我們的 布料 穿上去就是看起來會變瘦又很舒服,顏色超繽紛,讓人一秒少女心以外。 還有一點知名是我們跟很多很多的瑜伽老師合作,多到超過 400 位。 大多數瑜伽老師都蠻喜歡做公益,有機會的話,也想用瑜伽幫助更多人,累積一些好 Karma。 所以疫情後我就想找公益團體長期合作,幫瑜伽老師們提供瑜伽療癒服務幫助更多人。 剛好去年老公任東豐扶輪社社長,在東豐前社長 Patrick 的引薦下認識罕見疾病基金會,洽談扶輪社的公益服務。 老公接觸了解之後,覺得罕見疾病基金會很不錯,問我的瑜伽公益服務計畫要不要就從跟罕見疾病基金會合作開始。 我先初步電話溝通,對方很熱情,意願也高,很快速敲下了去年第一次的合作。 我邀請  Goddess Yoga Academy 創辦人 Vicky 老師編排【 心輪療癒瑜珈體驗活動 】。 Vicky 老師很阿莎力,立刻答應。 活動進行得相當順利,不過給我的第一個震撼是,我在活動現場瞥到報名名單上的病友病名,一個個不像中文、甚至不像文字的病名,一整串排列下來,我完全無法想像那到底是些什麼疾病。 我那時候就在想,不知道罕病人的世界是什麼呢?我的世界裡如果多了一個罕病的病友,我會怎麼跟他們溝通呢?我能夠理解他們的生活、同理他們的辛苦嗎?這樣想想,罕病基金會作為一個支持病友的團體,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課後的迴響非常好,所以今年五月我們再辦了一場【 修復療癒瑜珈體驗活動 】 Vicky 老師因為搬去了台中,這次我請了 Yana 老師來協助。 Yana 老師去年喪母,Yana 的媽媽久病期間,為了讓媽媽生病期間舒服一點,她學了很多身心療法。母親去世後,這些本事就暫時封印...

培養溫暖的冥想,種下好眠的種子

#冥想 心流課程 開始後,我開始了每天的冥想練習。 冥想的內容很單純,點一點精油在手帕上,先深呼吸十次,把當天的事情想過一遍,想到不錯的事情,就想久一點,想裡面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我會覺得開心?想想我明天要怎麼持續這個感覺。想想今天發生的那三件事情讓我覺得感謝。 冥想完,身心處在一個很放鬆的狀態,去睡覺都可以睡很好。 剛好,前幾天CC跟我聊天時,不知不覺透露到她晚上睡前躺在床上是最 emo 的時候(emo = emotional,多愁善感)。 我問她想什麼很 emo? 她說想到 40 年後我們夫妻去世,她一個人在世界怎麼辦,好悲傷。 我臉上三條線,現在想這個會不會有點久? 她說反正她晚上會 emo,接受就好。 如果是我以前直線型的解決方法,我大概就是: 1. 了解 emo 的原因出在哪裡,解決原因。 2. 真的接受她睡前就是 emo,不去管她。 第一個直面解決的結果經常是: CC 質疑我,她睡前就是 emo,她自己都接受也共存,為什麼我不接受,還要她去面對? 第二個結果是: 我並沒有真正的放下,我還是擔心對她是不是有什麼心結未解。 心流課程結束後,我想換個方式解決看看。 就像種子法則一樣,有些事情不是你現在做就會改變。 而是需要種種子,慢慢培育,看他結果。 我希望我心靈平靜、神識清明,開始每天的冥想練習。 那我就幫容易睡前 emo 的 CC 種下這樣的種子。 約好冥想的哪一天,CC拖太晚洗澡,我睏到睡著。 (對,我是沒有辦法熬夜的創業家 XDD) 到昨天晚上才開始了第一次的冥想練習。 我一樣在手帕上滴了一些精油,讓她坐在瑜伽磚上,教她一些簡單呼吸的技巧,包括橫隔膜如何擴張,肩膀如何放鬆,核心如何收攝。 把當天的事情想過一遍,找出快樂的事情,記著那個感覺,想著明天持續,然後想出三件感謝的事。 結束後,我問她覺得怎麼樣。 她覺得很好,很放鬆,但沒辦法冥想那麼久。 「第一次一定沒辦法很久,因為你第一次都會想得很攏統,比方說如果你今天快樂的事是今天午餐,第一次冥想你可能只想到『很好吃』。但以後你會想久一點,你會想到午餐時你吃了什麼,旁邊的人說了什麼,窗邊陽光曬在你的手臂上,菜上桌的時候,你一個哇~」 「流沙流出來!」 「對,會想到流沙流出來!」我想她懂了,不用講太多,因為我也沒太多可以分享了 XDDD 今天早上起床,我問她昨天晚上還會 emo 嗎?她說不會,真的沒有想很多就...

種子法則實踐觀察日記:讓同事成功

#種子法則 #業力法則 兩個同事在吵架。 同事 C 30 多歲,工作經驗豐富,邏輯、流程規劃一流。同事 A 20 多歲,第一份工作就來 ASify瑜珈運動服飾 ,已經工作兩年。工作經驗雖然不多,但跟著我們兩年,學會一身本領,會拆解任務,也會思考如何優化流程(這就是新創公司的好處,請大家找工作多多考慮新創 XD) 兩個人都很優秀,但 A 可能是年紀輕,情緒太直接。雙方意見ㄧ有衝突,聲音就開始高亢尖銳,接著翻白眼、皺眉等各種表情也都出現在臉上。C 被吼幾次,又接受到 A 的負面情緒,聲音也跟著大起來。兩個人越來越大聲。 我個性務實,覺得話講白講清楚比講好聽重要。 以前的處理方式就是「解決問題」:在旁邊聽他們把話講開、吵開,出來拍板確定流程。 美其名是團隊公開透明,沒有猜忌。 只是兩個人經常吵到最後要我們出來拍板確定方案。 但這次我想試著使用「業力法則」 那天早上,我想過要「公司成功」的結果。 我也在思考要公司成功,就要種下「成功」的種子,只是:什麼是成功的種子? A 在前一次的職員訪談中有提到對未來的渴望,她希望她的溝通能力更好,可以成為公司的中堅份子。 我想,這就是讓我種下「成功」種子的契機。 我決定早點站出來,帶著兩個人釐清問題。 C 邏輯好,快速講出問題在哪裡,認為事情非A即 B,既然兩方無法調和,給老闆(就是我)拍板優先性是什麼,下去執行就好。 A 情緒上來,但礙於我在場,沒有尖叫,一邊講流程的問題,一邊翻白眼、皺眉頭、嘆氣,最後嘆氣說你們要是覺得這樣好就這樣做吧。 我跟 A 說你要講清楚你的問題,不要有情緒。 A 非常震驚她那來的情緒?我說:「你的嘆氣、白眼都會讓我們以為是這些步驟卡住流程。但是你的表情又跟你說話的內容搭不起來,所以我們會很困惑。」 「我們沒有要犧牲你,就是因為不要犧牲你,所以要清楚了解你的問題在哪裡,才能改善流程。」 A 深吸一口氣,慢慢說她卡住的點在那邊,C的方案又會造成她那些問題。 C本來堅持是優先權重的問題,但我還是請他們思考如何調整流程來滿足雙方的需求。 A的情緒平靜下來,C的語速也緩下來,兩個人都越來越平靜,最後商討出兩個方案,決定各自測試一陣子。 第二天試行後,果然還是有出現問題,但是A好聲好氣的講話,C的情緒也沒有被挑動起來,兩個人就好好談好好調整方向。 這次沒有人大小聲,也沒有個別衝來辦公室,他們兩個自己把問題解決了。 公司能...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上週六參加 林益慶 跟 Kalika Atmo 辦的心流種子營 這個機緣說起來非常奇妙 益慶哥和Kalika 20年前將《當和尚遇到鑽石》的作者約翰麥格羅區帶到台灣,引進種子法則課程。也運用這個法則創業 8more, 將8more發展成今天的規模。 我則是在未創業前讀過這本書,那時大概還沒創業,對這本書沒有強烈的感覺,只覺得裏面講的大概就是種善因培善果,有點老生常談。 但是創業之後,又很奇妙的在不同場合聽到商界人士推崇這本書,那時候就覺得有點困惑也有點好奇:是不是我從來沒有讀懂這本書呢? 剛好就在幾週前,我因緣際會參加了「宮廟及身心靈研討會」,益慶哥是講者之一,他破題就講到8more 剛創立的時候,他非常忙,一直忙著解決各種問題:解決業績的問題、解決員工的問題、解決行銷的問題、解決市場的問題。 我正心有戚戚焉頻點頭時,益慶哥突然一句:「我當時想,怎麼一回事,我難道創業就只是一直在不斷解決問題嗎?」 我愣了一下,這什麼什麼機緣?我真的在年初時也是在心中頻頻吶喊,一直問自己到底為什麼要創業?為什麼我很像陀螺每天有數不清的問題要解決? 他當時沈靜下來,重讀《當和尚遇到鑽石》,思考這些問題都是「果」,當我們面對這個果的時候,我們就要去想想我們真正要的果是什麼,就要去培養正確的因產生下一個果。 在當下,我的衝擊非常大,我怎麼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呢? 從「因」到「果」的線性思維,轉變成看「果」培「因」的立面思維。 我覺得隱隱有什麼被敲開,但又不是那麼確定,所以當益慶哥說 7/13 他要辦一個心流總裁種子教練培育班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報名參加。 課堂的第一句話,益慶哥就問我們「業是什麼」? 業不是好的,也不是壞的,業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一但開啟就必須完成的動能。 也就是說,我們的所言所行都在影響這個業的軌跡,將業推展完成。 課堂中教了我們很多工具,審度種子好壞,當播種出壞種子時,採取彌補行動導正業的方向。 我還在慢慢嘗試中,最明顯的改變是我因為不想種下壞種子,免得還要做彌補動作很麻煩,連口業都不造了。 我才發現造口業其實蠻浪費時間。 造口業的時候要去想那個人怎麼那麼笨?齁,怎麼會這麼笨,煩死了有夠笨。但是因為要定期自省,內在意識會變強,一意識到要造口業的時候,我頓一下想我不要埋下壞種子,我直接教他怎麼做,然後事情就順順過去了。 這幾天改變思維方式,還有很多發酵,我...

瑜伽的療癒,值得每個人擁有

「妹妹的身體缺乏某種氨基酸,肌肉容易乳酸堆積,也因此需要比別人更多的伸展,現在都還是靠藥物代謝掉。」 我聽到這種罕見疾病的時候,嘴巴差點掉下來,原來我可以天天瑜伽、天天運動,是天賜的幸運啊! 今天與 罕病基金會 合作的「 修復療育瑜伽體驗活動 」,更讓我感受到了瑜伽的療癒力量。 修復療育瑜伽體驗活動結束合照 ASify 作為一個瑜伽運動服飾廠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瑜伽回饋社會,創造更多連結。 去年有幸認識了罕病基金會,了解到罕見疾病的難處。大多數罕病為先天性遺傳,因為罕見,不容易有醫藥經濟規模,也就難以吸引藥廠投入研發。 而罕病基金會則是為病友及家屬們提供各種支持與照顧活動。 去年我就跟罕病基金會執行長提過,如果需要瑜伽的幫忙,ASify 很願意支援。我們也在去年跟 Goddess Yoga Academy 創辦人 Vicky 老師合作「 心輪療育瑜伽體驗 」活動, 為罕病媽媽們放鬆 。 今年與罕病基金會合作的第一個活動是「 修復療育瑜伽體驗 」活動。 協助引導罕病病友及家屬放鬆的 Yana 老師 我邀請了資深瑜伽/皮拉提斯老師 彥希Yana  協助。Yana 有很長一段時間擔任照顧者,照顧生病的父母。為了讓父母舒服,她學了很多身體療癒法。 照顧父母最傷心的一段是不論你怎麼努力照顧,父母終歸離去。 Yana 走過這段傷痛,留下許多身體療癒知識。這次能有機會把這些身體療癒知識分享給更多人, Yana 老師告訴我,她很悸動。 課後的分享時間, Yana 談到這段經歷,也讓許多有相同處境的家長都動容不已。 開課前我特別叮嚀彥希老師,這些學員跟一般愛好瑜伽運動的人不同,請以最舒緩放鬆的方式帶領。 但即使如此,剛開始躺姿暖身時,還是有學員說腳已經開始痠了。 Yana 老師引導大家做躺姿暖身 我突然意識到,長期照顧病友的家屬,身心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而瑜伽或許正是疏解這些壓力最溫和而有力的方式。 一堂課下來,雖然動作都很簡單舒緩,但大家的臉上都透著安詳喜悅。下課後也圍著 Yana 老師詢問各種問題。 課後 Yana 老師示範最輕鬆的鍛鍊核心方式:靠牆時,腳微微離開牆 我相信瑜伽真的修復了他們疲憊的身心。 課程結束後,有家長過來感謝 ASify 協助支援這個活動。我那時候才知道有媽媽為了照顧罕病的妹妹,懷孕生產後整整胖了 40 公斤。她知道她...

網路蒐集到的各式 ASify 好評分享(持續更新)

部落格相關 【假掰小姐!假掰人生】 運動 | 百位瑜珈老師推薦!想要蘇蘇服服首選ASify瑜珈運動服飾好的夥伴,激推iris系列把肉肉收好收滿好顯瘦,輕易展現身材好比例簡直是棉花糖女孩的心頭好!剁手指也要一直想買! 【Joyce's 快樂分享隨手拍】 ASify 瑜伽運動服飾——從運動開始擁抱日常的運動品牌  (2024/5/5) 【安娜の放生手記】 空中瑜珈運動服裝品牌怎麼挑?台灣AS瑜珈褲(推薦ASify十分褲踩腳褲)、韓國XEXYMIX/STL、lululemon亞洲版(什麼是駱駝蹄) Dcard 論壇相關 世新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分享 ASify瑜珈服+試穿心得σ`∀´)σ   (2024/5/3) JC的 #瑜珈 #分享 ASify瑜珈褲試穿心得 (2024/4/26) Cheyne: #瑜珈 #心得 ASify瑜珈十分褲大推(2024/2/8) Joy的分享空中瑜伽之路&瑜珈服(2024/2/2) 臉書相關 瑜珈跡:一位瑜珈老師挑選上課服裝的經歷 Instagram 相關 147cm Sunny 老師真實體驗

ASify an amazing me! 喚醒生殖輪,喚醒與原生家庭的關係。

我以為我辦這個活動可以為女生們點燃內心小火花,沒想到最終最療癒的是我自己。 ASify 除了是個瑜珈運動服飾的品牌以外,要怎麼能夠藉由這個品牌,推動更多女生更喜歡自己一點,也是我最大的期望。 所以我們的 slogan 是「 讓美麗變成力量 」,希望將正向的力量帶給每一個嚮往美麗的女生。 今年有了 ASify敦化店 可以辦活動,我更有機會將這個理想落實出來。 第一次的活動我取名為「 ASify an amazing me!」 我辦在 3/8、3/9 女神節。 從女神的誕生想到 生殖輪 ,所以我請了脈輪專家,也是原始學院創辦人 琳老師 幫我帶生殖輪活動。 但我不希望活動太學術太枯燥,所以又請了專業護理師玉如在 3/8 的晚上先在 ASify line 社群裡辦一場 live talk,想說從性的角度切入,可能會讓活動有趣一點。 辦 live talk 之前我很焦慮,很擔心活動很乾,擔心沒人上線、又擔心準備不足。 很感謝私域專家 Paul 非常無私的借我他自己的小私域讓我預演 live talk,還幫我看腳本,近乎是手把手的帶我走過一遍。 也很感謝琳老師跟玉如非常包容我的焦慮,跟我一次又一次的會前會。 3/8 晚上 live talk 順利完成,琳老師在最後為三位同學提供抽脈輪牌卡的祝福。大家的回應都很熱烈。 活動結束後還有同學在 ASify官方 line 說抽到的牌卡真的很符合她現在的茫然狀態,很感謝我們規劃了這麼一個好活動。 總算讓我鬆下第一口氣。 3/8 結束後,還有 3/9 的實體活動,一樣讓我很緊張。 3/9 的活動類似 3/8 的 live talk,因為有場地,多加了 體位法 的練習。 來參加活動的人也很有趣,有直覺很強,受朋友喜歡,容易有很多朋友,但會過度注重朋友而把自己變不見的人。 也有工作能力很強,受到重用,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卻被放到最後面的人。 還有幾位長相甜美身材超辣,但卻對自己沒自信,感情生活裹足不前的人。 我們先抽脈輪牌卡, 由琳老師幫大家解牌卡。 女生真的是普遍對自己不滿意。 有人提到現在看到以前的照片都覺得以前很漂亮,但是在「以前」的那個「當下」,卻總是覺得自己不好看。 要怎麼樣在「當下」對自己滿意呢? 我們都不想總是在「回想從前」時覺得好可惜,如果能「在那個時候」再喜歡自己一點就好了。 我們希望的是在當下,...

回到內在小宇宙的脈輪瑜伽

無私助人是合理的嗎? 如果這是不合理的,那善良在這個世界,是有意義的嗎? 我認識 Ashly Chi 老師大概有一年了吧,她對瑜伽的學識實在好豐富,今天我們聊起「無私的助人」這個心態到底是否合理。 她直接引瑜伽經典跟數論跟我說「無私的助人」違反人性。 因為人性是當你助人時,你內心一定會想要有回報。你不求回報只是在壓抑自己,壓抑過度必定會反彈,只是你會反彈在哪裡。 「那難道善良就很可笑,就不能存在世界上嗎?」這實在是有違我的人生觀,我忍不住反問。 「沒有說不助人,但你不能要求人完全無私,不求回報。我們能要求的是『誠心誠意的助人』。 你可以期待回報,這完全沒有問題,只要你在助人時誠心誠意。」 我自認算伶牙俐齒,但跟 Ashly Chi 談這類話題,都一定會被說服。 畢竟仔細想想,都說父母愛最無私,但有哪個父母會無私到希望孩子不回報呢?回報不見得是金錢,希望孩子愛自己,也是一種回報。 所以 Ashly 跟我聊起她想跟另一位製作曼陀羅繪畫的藝術家一起辦個結合瑜珈與藝術的活動,找我合作時,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雖然我還是問了一下,那個曼陀羅繪畫跟瑜伽體位法有什麼關係? 這是我記憶裡 Ashly 的回答: 「曼陀羅的作畫是以圓圈圈互相結合,從中間擴散出去,到最後全部抹掉。曼陀羅作畫的本質就是一個祈禱。 寰宇瑜伽則是以十字墊為中心,人在正中心,像畫圓圈圈一樣朝不同的方向做體位法,到最後回到原點,全部歸零。是呼應曼陀羅的一個祈禱儀式。」 聽完我直接起雞皮疙瘩,一瞬間對寰宇瑜伽升起崇高的敬意。 當然毫不猶豫就答應 ASify瑜珈運動服飾 要當這個活動的贊助廠商。 Ashly 喜歡把事情做的漂漂亮亮、盡善盡美,又去找了她理想中的場地 大院子 來作為協辦單位雖然我家離大院子算近,但個性很宅,出門只想爬山的我也到那一天才第一次走進。 才第一次知道台北市有氣場這麼好又這麼漂亮的地方。 大院子經理之前也認識 Ashly,知道她是一個誠懇認真的人,儘管大院子的檔期超級滿,還是硬排出一個時間協助我們在 #大院子的藝廊做瑜伽與作畫 (是不是很夢幻~~~)。 談到最後,經理帶我們參觀大院子的場地,我才知道大院子裡遍布的石像都是從中國或外國高價帶回來的。藝廊旁邊的石像是佛陀坐在眼鏡蛇上,上面的七個蛇頭是佛陀冥想時張開幫佛陀擋雨,蛇頭還有不同的寓意。 大院子後面的石畫則是講羅摩衍那或是摩訶婆羅...

迪士尼美語的快樂媽咪午茶時光

ASify 陸陸續續一直有孕媽咪會來詢問瑜珈服尺寸以及孕期該怎麼穿衣服運動的問題,我們都很熱心的回覆。媽媽們也很願意分享她們大肚子穿 ASify 的相片、孕期的狀況以及對新生命的期待。 我自己育兒的過程算是蠻快樂的,有神隊友老公、妹妹、婆婆支持,還有一群很棒的媽媽朋友,幫我把 CC 養成一個很棒很成熟的青少女。 真的是應了一句俗諺: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所以我對於媽媽客人都很有親切感,總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支撐其他媽媽的 village. 過去幾年用過 ASify瑜珈運動服飾 的資源做過 #ASify美麗孕婦專題 提供瑜伽老師們的孕期保健經驗、孕後身材回復的練習(這年頭大家當然希望生完依舊像少女)以及 #ASify孕媽咪衣服選購指南  。 但我們畢竟不是專門做孕婦市場,真的也沒力氣一直深耕下去。 所以這件事就是零零散散的想想做做,沒辦法有系統的規劃。 還好 BNI 逼迫我們一週至少兩次一對一,強迫我們認識不同產業  (壓力神大啊,哭哭,好啦,其實收穫很多) 認識了在 迪士尼美語家庭 工作的 張瀞文 迪士尼真的比我們適合做母嬰工作多了 他們要舉辦快樂媽咪下午茶,有滿滿媽咪知識跟贊助商獎品 我就舉手之勞幫他們分享一下囉 ========= 最近延燒的以馬內利育兒生活 引發不少家長熱議 其實在教養路上有各種挑戰 如果獨自面對,或是網路搜尋 很難判斷,當下資訊是否真的適合自己的小孩... 讓專家以及眾多媽咪陪伴妳育兒之路 育兒不再孤單 【全方位孕期護理與教育】 誰能參加?孕媽咪、0-3歲寶媽咪通通歡迎! 不同場次不同講師,讓你聽得過癮、學得過癮,絕對不是你聽過的那些老調單板~ 除了高含量知識,還有豐富育兒用品可以拿! 地點 & 時間: * 3/10 台中(公益路二段51號5樓A) * 3/31 新竹(關新二街88號2樓) * 4/7 台北(八德路三段32號9樓) * 都在禮拜天的下午2點到4點,等你準時到來哦! 點擊報名: https://lihi.cc/LUnaY 機會難得,名額有限,動作要快喔! 主辦單位: #迪士尼美語 #快樂媽咪午茶時光

百岳始於郊山:爬四獸山

過年前跟財務大人去爬象山,在  ASify  運動美美 line 群裡發了這張照片閃一下大家(其實我的初衷只是要介紹哪裡有很棒的拍照點啦),順便曬一下穿 ASify 爬山多好。就收到了一堆我答不出來來的私訊。 像是爬到這裡大概有多久? 我完全沒計時,只記得走走就到了,但也不是那麼輕鬆,中間還是有爬階梯也有流汗。(就被唸有講跟沒講一樣)。 或是,是從那個登山口爬進去的? 因為看地圖、規劃路徑這種動腦的事情都是財務大人在做,我只要出勞力把山爬完就好。因此無法回答知識性的問題,只記得從登山口往下看,店家設計過的招牌雜在山坡中,頗有幾分香港的味道,就回答:「從很像香港的地方爬上去。」 然後就收到一片冷寂,當場把話題句點掉。 當時就想著好吧,等哪天有空再去爬一次,一併回答大家的問題。 然後就過年了,過年期間去 ASify敦化店 巡店,遇到好幾個客人對 Lydia桃紅 眼熱,一直說好看好看,這次一定要跨出只敢穿黑色的 comfort zone。 但真的穿上了,從更衣室走出來後又尖叫「這種顏色我怎麼敢穿出來走在街上」,只有妹啊才敢穿吧。 我就問:「為什麼不敢?」 答案都是「太亮了我不敢」。 不就是要跳出 comfort zone 嗎?怎麼才跳出一秒就跳回去? 所以這次重新爬象山(並爬了獅、豹、虎山),我就穿了 Lydia桃紅出門,直接示範給大家看。 當然選擇 Lydia桃紅的另一個理由是過年肥到無法無天,不穿 果凍布 束個肉真的沒辦法像個正常人出門😅 象山登山口是最靠近捷運的登山口,人多得不得了。 很奇妙的是外國人也特別多,一路上聽到英語、日語跟不知道是哪國語言。 走著走著就到了當初讓我印象深刻的豪宅,就在台北 101旁,還有露天泳池。 印象深刻是因為看到的時候,旁邊有小朋友尖叫說這房子太棒了,我想住那裡! 小朋友的媽媽說:「好啊。」然後輕聲說:「我也想,你加油。」 這句話真棒!「我也想,你加油!」幹嘛 PUA 我。 象山峰大概半個小時就登頂了。 我以前登山不太拍照,但這次總覺得要對大家有些交代,免得被問起來又亂回答。於是就拍了一個英雄三(還被嫌棄為什麼腳沒伸直?不要要求這麼多好嗎?我從沒拍照到有拍照就是進步。) 文章一開始的愛心框拍照點就在這個象山峰木樁的後面。 不過更威的是再走過去沒多遠的地方有個景點,可以把 101 盡收眼底。 我上次就是順著這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