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5的文章

Guruji (2):再害怕還是要做drop back

上一篇文章 裡提到很喜歡《 Guruji 》這本書,也很想引進台灣,但面臨到兩大問題,第一個問題比較小,關乎市場。目前市面上的瑜伽書籍分兩大派別,一派走美體、身體治療、解剖等「功能性」瑜伽,另一派直攻心靈,談瑜伽經、禪修與三摩地。別號療癒瑜伽的Ashtanga屬於瑜伽的一個派別,從體位法開始,修身體外形也治療身體病痛,從外往內修習瑜伽八支。樂觀點看,Ashtanga既顧功能也修心靈,相關書籍當然有市場。不過就現實面來說,Ashtanga字又長又難念,沒深入接觸過的人看到可能以為是Hip-hop,直接跳下一本減肥瑜伽,這樣怎麼說服出版社出版呢?好吧,我遮住一隻眼睛只從樂觀面看,總會找到方法。 第二個問題比較大,就是我對出版完全沒經驗,簡單兩個字可以總結:天兵。 出版翻譯書會遇到的版權交涉、印刷費用、成本計算、通路、排版、編輯、美術等大大小小的事,我完全沒有經驗,唯一會做的就是把書譯成中文。 還好我雖然天兵,周遭親友們個個是天將,大家給我很多點子。一位獨立編輯朋友熟悉小眾文化,她給了我很多靈感,小眾雖小,面目倒是很立體。與其找大出版社說服他們找不知道在哪裡的瑜伽讀者,不如直接針對Ashtanga的愛好者把《 Guruji 》做好,用群眾募資的方式進行,真的籌得到錢的話就發行,籌不到錢再想別的出路。 基本書坊 的邵其邁也很好心的分享版權購買及書籍出版各環節的成本計算方式。我算一算,募資做不起來,頂多就是賠掉買版權的費用,不能大量印刷,用POD的方式發行也可以。 於是我把另一隻眼睛遮起來,也就大無懼了。我直接寫信給《 Guruji 》的兩個作者Guy Donahaye和Eddie Stern討論版權。《 Guruji 》上一次再版是2012年,我想出版了那麼久台灣都沒有中譯本,必定是等著與我締結緣分。沒想到Guy Donahaye當天回信說這本書的版權已經在六個月前賣給某家出版社了。 我看到信時一方面很開心,因為這家出版社不但位居主流,做書的品質也是一流。由他們來製作《 Guruji 》,品質一定有保證。而且既然主流出版社都看到Ashtanga了,那不就表示Ashtanga正受到重視嗎?我應該開心的。 但是,六個月前才賣掉。六個月前,怎麼會這樣,就只差這六個月? 我越看那六個月就越難過,越難過就越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這本書,好想用

關於我

雖然在2013年就拿到師資證照,但是一直都還是比較享受練習沒那麼想教。而且覺得瑜伽學問深似海,證照不過是張畢業證書,幫我敲開專業瑜伽的大門,我知道自己還有太多不足。 或許我自認的不足對一般人也夠足了,朋友老是問我為什麼不教?為什麼不教?那時候 Eason Chen 老師幫我回答:「她喜歡練習就讓她專心練,反正教學的機緣來時,躲也躲不了。」我當時還想橫竪我不教,哪來的躲不了? 沒想到最後躲不了的教學機緣也是老師。那天早上,如常的練習前,老師突然對我說去教吧,我初聽時還是有點猶豫,我不覺得我的體位法做的特別好,瑜伽的學問也還在努力中,我憑什麼站在墊子前?但是老師說教與學是分不開的,他問我不在人群中修行,難道要躲到山裡? 也是也是,瑜伽終歸是合一。 既然決定教,我會全力以赴的。 老師要我寫點自我介紹,不知不覺又寫成Ashtanga練習感想,不過我不會讓學生一開始就練Ashtanga的。Ashtanga是修行,比Ashtanga更基本的是找到自己的身體。 我的自我介紹: 我的瑜伽最起點和一般人沒什麼不同:想要健康、想要美麗的身體,想要一個不辛苦的運動。從前的我有現代人的通病,大腦動的比身體快,手腳不協調且飽受思緒紛亂之苦,唯一的優勢是身體軟。仔細評估後,瑜伽自然成為我當時的最佳選擇。瑜伽乍看很緩慢,我可以悠悠哉哉找手、找腳、找左邊、找右邊,再慢慢進入動作。天生的體質優勢讓我輕鬆扭出別人扭不到的角度,我以為自己很厲害,直到接觸Ashtanga,才知道什麼叫做半瓶水。原來上天給人天賦是要讓人看到自己的極限,極限外面的世界更廣闊,我可以選擇被天賦困住或者選擇踏出去。 我從Ashtanga歸零,學會臣服,學會帶著觀止的心情練習瑜伽,外界的眼光不重要,動作的美醜也不重要,痠痛與汗水也都不放在心上。重要的是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守穩核心,用呼吸將胡亂奔跑的小自己,安坐當下,與更大的宇宙疊合為一。 在合一中,無形無色的時間才有了形狀,才能握在掌心。 Iyengar說攤屍式的用意是讓你穿越時間的縫隙,感受到時間的聚化成滅。我是在練習jump through,在騰空離地的那一個吸氣,體會到箇中巧妙,如水滾沸騰,無數奔騰的水泡在那瞬間創造無數種可能。練習Ashtang

Guruji (1)

***之前翻譯了《 Guruji 》書裡我特別喜歡的兩小段文字,描繪在體位法中見證時間的凝止,極有味道。 不過專業朋友指出可能有版權問題,我只好緊急撤下。 《 Guruji 》總有一天會翻成中文的, 請大家屆時時再去購買支持了。*** 《 Guruji 》是我前一陣子在Amazon上巧遇的書,試閱的部分看的欲罷不能,直接買電子版繼續讀。 這本書採訪了第一批東去印度向帕塔比上師(Pattabhi Jois)學習Ashtanga的西方人,描述了他們與帕塔比上師相處的狀況,學習的歷程以及Ashtanga給他們的磨練、挑戰與傷害。是的,Ashtanga練習的確有可能造成傷害,有人肋骨受傷不能呼吸,有人膝蓋痛到不能走,還是撐著練下去,在練習中修養、復原,一步步往下走,一步步茁壯。 他們走過去了,放下了,站起來了,如今成為一方大師。 我忍不住嘆息,這的確就是Ashtanga的本質,我們在各種困難的體位法中直視痛苦、直視恐懼、直視極限,在極限中止息,靜觀自己,與時間相對。 Ashtanga很容易被人批評炫技:人有兩條腿走的好好的,沒事做些倒立、用手撐起身體重量的手平衡是要做什麼?站直前彎把手碰到腳趾都很辛苦了,還把身體後彎成御飯糰是要做什麼?沒真正走進Ashtanga的世界前,也以為這只是炫耀,身在其中就能理解將技藝琢磨至美終能通道,絕不是炫耀。 我們在其中探索,看著身體的變化,看著身體的能耐,思索我們要如何突破能耐,靜觀的同時,心智也同步思考,炫目的體位法是修煉的必然結果,將體位法走成藝術是Ashtanga修煉者以身殉道的方式。會有人看著向日葵跳出畫紙的燦黃說這是炫技嗎?王家衛把月亮拍到讓人掉淚,是炫技嗎?那Ashtanga修煉者把身體做成難以想像的形狀,為什麼是炫技呢? 體位法走著走著走成藝術,中間有多少情緒?多少堅持?多少怨贈多少愛戀多少放下與跨過,多少傷痕與雨過天青才終得道。「炫技」兩字真是太廉價了。 這書紀錄了各方大師們的第一手訪談錄,有像David Swensen那樣帶點好奇的想看Ashtanga可以將自己變化成什麼模樣?也有像一開頭引的Guy Donahaye那樣將自己逼到極限,思索生死與人生意義(這段文字已刪掉)。能夠讓這些人投注幾十年幾十年的時間去練Ashtanga,內涵真的不會只有「炫技」兩

陽明山

因為很幸運,因為很機緣,與瑜伽同好們一起上陽明山的老房子裡團練。 日治時代留下來的老房子,十分夢幻。 老師 帶我們做簡易版的Ashtanga。 平常看不到自己的練習,有照片才看得出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老師正在提醒我們練習的重點。最近的重點是肩胛骨後收,穩定肩胛骨,也穩定上胸膛。這幾次的練習,我覺得肩胛骨後收可以帶動喉鎖(chink lock, Jalandhara)。 大休息後泡湯。 感恩上天讓我和老師與這群充滿正面能量的夥伴相遇,充滿正面能量,眼睛耳朵就能打開,打開就能看見與聽見,生活中的美好自然就會出現。 我真的很幸福。

什麼時候可以進到Ashtanga第二系列?

前一陣子一直在想到底什麼時候可以進入Ashtanga第二系列?如何把一些更難的動作練好?所以有空就在Youtube找看看有沒有什麼老師分享撇步可以學習。找著找著就找到一位在L.A.叫做 Maria Villella 的老師談到這個問題。 老師講得很清楚,不過這位老師從小學芭雷,後來練武術,Ashtanga的練習對她來說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好像腦袋繃一個火花就能飛起來,跟我這種從小手腳不協調,到現在還左右不分的人實在不一樣。 不過既然老師講了,就先來聽聽這位老師怎麼說吧。 Maria Villella: How do I know if I'm ready for Second Series? 簡單來說有四點,第一是Marichyasana C和D要能抓到手,好好扭轉。因為進入第二系列的第一個動作Pashasana的扭轉更深。 第二是做臥龜Supta Kurmasana時,手要能在背後抓好。不見得一定要靠自己綁成海龜,靠老師幫忙也行,重點是兩隻手要好好抓好,以證明胸、肩有完全伸展。(做這個動作時我常想要是再瘦一點,腰背肉少一點應該就好抓多了......看來減肥是左道,正確伸展胸、肩才是王道。) image credit: Yoga Mala by Sri. K. Pattabhi Jois 第三是抓背Dropback,也就是輪式起身要能自己站起來,好進入第二系列的大量後彎。 第四是做頭倒立Sirsasana時,能穩定停留三到五分鐘。 以上這幾點是這位老師的看法,大概也算是一般教Ashtanga老師都同意的「一般性看法」。不過真正的進入時間其實還是要交給老師評估。我印象裡 老師 判斷我能否進入第二系列並不是只看上面幾點,老師是看到我原來最弱的船式(Narvasana)、手壓肩膀式(Bhujapidasana)等都明顯穩很多了,才放我進入第二系列。個人狀況不同,一般性原則可以看方向,實際進行時還是有各種微調,所以有個好老師可以長期密切學習、討論並且評估自己練習狀況,真的是恩典,也是福報。

進到第二系列

上週五,如常的在Ashtanga練習中練完全橋(Setu Bandhasana)後,Eason老師突然走過來說進入第二系列了,做Pashasana。 在這之前,我時不時會幻想當老師准我進入第二系列時,我會多興奮呢?會傻笑以為自己在做夢嗎?會哭出來嗎?會當場跳起來嗎?會抓著老師要老師畫押說這是真的不是耍我。練習結束後會出去吃大餐慶祝,大醉二十回合吧。 結果,當挑戰來臨時,我只是調整呼吸鬆馳胸口,壓縮核心,試圖完成動作。 我沒有任何強烈的情緒,只是接受。 credit:  Ashtanga Yoga  by David Swenson Pashasana是極深度的扭轉,當然沒有辦法第一次做就到位,最後還是需要老師幫忙綁手才能完成。 「不容易啊,」老師說:「需要練習一陣子。」 兩邊都完成動作後,我接著做輪式、抓背(Drop back)(抓背的奧義就是總有一天要後彎去抓自己的背)、肩立等剩下的結束動作,最後大休息。 我有點意外我是這麼的平靜,畢竟這是我渴求了至少一年的東西。 但內心深處我又覺得我其實沒那麼意外。 瑜伽本來就是要練到靜觀一切,坦然接受。我知道自己目前的能力與侷限,眼下流轉都只是過程,該做的該練習的,一點都不能少。 準備好了,恩典自會降臨,瑜伽如此,人生如是。

獅子頭山步道、待老坑山步道

上週末和一群朋友一起爬山。 趁大家不注意時,偷偷做Eka Pada Koundinyasana I(單腿康迪亞式 I)。 頭壓的太低了,還有進步空間,那就下次登山時再驗收練習成果。 其實背景的山林植被非常有趣,樹頂是一叢叢的,好像每棵樹都有個大腦在裡面,等你跟他說話。 走進待老坑山步道前,經過一片廢墟。 廢墟總是很迷人,讓人想一探究竟,可是廢墟總是伴隨野狗嚎叫...... 走過廢墟就是豪宅,世事難料,你說是吧。 路程中見到身障車隊,他們開手搖式自行車結夥去賞櫻花,不好意思拍照,不過他們真的很酷,那個手搖式自行車看起來不容易,要我來開也很吃力吧。

借力使力 進階篇:創造自己的小宇宙

過年前的課是 借力使力基本版 ,吸氣時,與地板接觸的地方微微用力,借助地板的反作用力完成動作。 年後 老師 將我們帶進進階版:吸氣時借助地板的力伸展,吐氣時回收。 這兩者乍看之下相同,不過基本版還需要運用到肌肉的力量推。進階版則是利用呼吸時讓身體膨脹,利用膨脹時身體接觸到地板的部分,借一點力量反推回身體,讓大腿骨插回骨盆中,讓身體回收的更緊,使核心更穩更有力。 簡單來說基本版是利用地板的力延伸,進階版是利用地板的力回收(希望沒有誤解老師的意思)。 一般人對瑜伽的想像是伸展與橡皮人,就是把筋拉軟,讓身體可以無限延伸與扭轉(何必呢?),藉伸展完成動作。借力使力的奧義則是回收身體,從核心穩定、呼吸、劍突回收.......等,我們得集中再集中,把力量回收至肚臍到會陰這一小塊,靠回收完成動作。 畢竟身體就這麼大,能動的空間就這麼小。不守穩核心,讓根基四散膨脹,下場就是這樣: image credit: 《魔鬼剋星》 ghostbusters , 很古典的電影,還有人知道嗎? 米其林寶寶在裡面只做四件事:走動、邪惡的笑、生氣和被消滅 米其林寶寶的肚子這麼大,前彎當然難,什麼都不能做當然只能邪惡笑笑走來走去。但是他如果有機會練習瑜伽,知道穩住核心,把大腿骨再回收進骨盆,就可以在腹部與大腿間創造出空間,那肚子不論如何大,還是放得下。在瑜伽裡,身體硬、身體大都不是問題,穩住核心,借力使力創造空間,就可以在身體裡打出一個小宇宙,有了宇宙就有可能性,就有機會將我們帶往極限的彼方。 課堂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Hanumanasna,這個字是由Hanuman與asana兩個字組合起來。asana是體位法,Hanuman是猴神哈努曼,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裡,惡魔把公主綁到南方小島上,王子翻遍每一寸印度土地都找不到公主。這時猴子哈努曼被告知他是神投胎轉世,他其實有神力,於是哈努曼瞬間變大,往南一看就找到公主。但是南方小島和印度間隔了一片汪洋,一般人過不去,哈努曼把腳一伸,就直接跨到南方小島救公主了。 你可以想像,Hanuman把腳那樣伸長,就是劈腿。 以前做這個體位法時都想像自己是哈努曼,努力把腳伸長跨到南方小島,可是每次都把腳拉到快抽筋,汗流浹背滿臉掙擰,腳還是劈不下去。劈不下去就算了,下課後還會因為強力拉扯,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