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說過在練習ashtanga以前,我是運動弱雞,我的運動有多弱呢?據說只要是小朋友都可以跳得過的跳箱,我到現在還沒有跳成功過(小時候就跳不過,現在長這麼大這麼重就更別說)。桌球課和網球上完都好累,因為總是打不到球,只好滿地撿球。國中時要跑大隊接力,這個班上一半的人都得參與的活動非常恐怖,想躲都躲不了。開始練跑前,負責訓練的體育股長會先一一量測大家的速度。輪到我拼死拼活跑到終點線後,只見體育股長鐵青著臉說看來得放條狗追我,我才能跑的跟一般人一樣。
開始接觸瑜伽時,我已經過了三十歲還生過小孩,三十歲以前就沒有體力黃金期,三十歲以後更是弱中之弱,除了女生都有的柔軟外,沒一點長處。所有需要力量的動作都讓我痛不欲生,別說船式折磨我非常久,就連瑜伽最基礎的virabdrasana戰士系列的動作,我剛開始練習時,大腿都痠到想哭。
一開始練習戰士一時,我只求撐過數很快的五秒,然後是慢一點的五秒,然後才是五個呼吸,沒有力氣想到做這個動作有什麼好處或目的。只是一直練習一直練習後,有一天突然發現我的腳可以停在那個動作不會痠,然後再有一天,我發現我的大腿根部很痠,原來在我轉來轉去的過程中把髖關節轉開了。然後再有一天我發現,單單是伸直手合掌這個動作,我的胸就打開了。
前幾個星期AYTW mysore練習後,有位同學問信安老師既然Marichasana系列是開髖動作,為什麼她不覺得有開髖呢?
信安老師要她不要太重視體位法的目的,先把動作和呼吸配合好再說。
後來那同學跟我聊起她會問老師這個問題,並不是特別想開髖。她主要是擔心自己做錯了,因為她一直沒有開髖的感覺,擔心自己沒開到髖,反而傷到膝蓋或其他部位。
這的確是很多人擔心的一點,也是我剛開始接觸瑜伽時最介意的:到底怎麼做才正確?會不會在不知不覺中用錯方法,長時間練下來不但沒幫到自己反而受傷。所以身體一點點小痠小痛就趕快跑去問老師,自己是不是受傷了。
現在角色互換,我自己變成老師,學生下課後也總來問我他大腿痠,背痠、肚子痠、手痠,會不會受傷了?
我聽了總是忍不住想笑。畢竟我自己以前就是這樣神經兮兮,一點小痠小通就疑神疑鬼。但是隨著練習與受傷經驗的累積,我終於發現一件事:「受傷」和「身體痠」根本是兩回事,「疼痛」和「痠痛」的感覺完全不同。我們真的對身體太保護,造成我們對身體很無感,以致於無法分辨「受傷」和「身體痠」有什麼區別。
其實只要不要在身體還沒準備好前貿然去練跳、倒立或進階體位法,練瑜伽不會那麼容易受傷。只要我們在日日練習中,一點一點打開身體的感覺與敏銳度,在練習時根據當天的身體狀況微微調整,而不是硬去跟人拼搏、比賽的話,瑜伽練習真的沒有那麼危險。
不需要那麼擔心受傷,不需要去想特定動作的目的,就每天每天一點一點練習,你就會找到那個體位法的目的。
Guruji有句傳頌多處的名言:「好好練習,一切都來」(Practice and all is coming.)我以前讀到時總想在玄什麼啊?不能講明白點嗎?是英文不好嗎?不能有個英文好的印度人當橋樑嗎?
來到2016年的現代,真的有個英文好的印度人當橋樑了,也就是Guruji的孫子Sharath,他依舊遵奉Guruji那句老話:「好好練習,一切都來。」
這句話這麼淺白,乍看之下似乎什麼都說了,但卻好像什麼沒講。讓人不免懷疑一切道理真的都在裡面嗎?會不會有密碼?比方說把「Practice and all is coming.」整句話拆掉重組開根號再乘以圓周率會發現其實答案就是mula bandha之類的......(印度人數學很好嘛,把迷團藏在句子裡不會誇張 XD)而且用些術語包裝鬼扯,還可以騙倒人以為你得到天啓或是終極靈性開悟。
那麼,道理真的就是這句這麼淺白的「好好練習,一切就來」嗎?
我回想一下我的練習歷程,要是我在第一天練習戰士一時,就有人告訴我這是個開髖動作,以我強迫症的性格,我一定去找解剖學的書本和圖片參照,努力思考髖要怎麼轉、怎麼動,才可以讓髖完美的打開。我很可能單單為了開髖,卻忘記鍛鍊我最缺乏的身體力量。
我反倒是為了死背動作,傻乎乎的持續不斷做下去後,身體變得越來越靈活,感覺也變得越來越靈敏,才發現不止戰士一可以開髖、就連下犬式、前彎、扭轉等等體位法都能訓練力量,開髖也開胸。
體位法的功能一直都在,體位法的目的也一直都在。只是我們的身體有沒有鍛鍊出足夠的靈敏度挖掘出來。
「好好練習,一切都來」是真的,因為,一切都在,一直都在。
開始接觸瑜伽時,我已經過了三十歲還生過小孩,三十歲以前就沒有體力黃金期,三十歲以後更是弱中之弱,除了女生都有的柔軟外,沒一點長處。所有需要力量的動作都讓我痛不欲生,別說船式折磨我非常久,就連瑜伽最基礎的virabdrasana戰士系列的動作,我剛開始練習時,大腿都痠到想哭。
一開始練習戰士一時,我只求撐過數很快的五秒,然後是慢一點的五秒,然後才是五個呼吸,沒有力氣想到做這個動作有什麼好處或目的。只是一直練習一直練習後,有一天突然發現我的腳可以停在那個動作不會痠,然後再有一天,我發現我的大腿根部很痠,原來在我轉來轉去的過程中把髖關節轉開了。然後再有一天我發現,單單是伸直手合掌這個動作,我的胸就打開了。
看看箭頭的方向,戰士一不但訓練力量,還能開胸與開髖。 image source: 《瑜伽墊上解剖書:流瑜伽及站姿體位》 |
前幾個星期AYTW mysore練習後,有位同學問信安老師既然Marichasana系列是開髖動作,為什麼她不覺得有開髖呢?
信安老師要她不要太重視體位法的目的,先把動作和呼吸配合好再說。
後來那同學跟我聊起她會問老師這個問題,並不是特別想開髖。她主要是擔心自己做錯了,因為她一直沒有開髖的感覺,擔心自己沒開到髖,反而傷到膝蓋或其他部位。
這的確是很多人擔心的一點,也是我剛開始接觸瑜伽時最介意的:到底怎麼做才正確?會不會在不知不覺中用錯方法,長時間練下來不但沒幫到自己反而受傷。所以身體一點點小痠小痛就趕快跑去問老師,自己是不是受傷了。
現在角色互換,我自己變成老師,學生下課後也總來問我他大腿痠,背痠、肚子痠、手痠,會不會受傷了?
我聽了總是忍不住想笑。畢竟我自己以前就是這樣神經兮兮,一點小痠小通就疑神疑鬼。但是隨著練習與受傷經驗的累積,我終於發現一件事:「受傷」和「身體痠」根本是兩回事,「疼痛」和「痠痛」的感覺完全不同。我們真的對身體太保護,造成我們對身體很無感,以致於無法分辨「受傷」和「身體痠」有什麼區別。
其實只要不要在身體還沒準備好前貿然去練跳、倒立或進階體位法,練瑜伽不會那麼容易受傷。只要我們在日日練習中,一點一點打開身體的感覺與敏銳度,在練習時根據當天的身體狀況微微調整,而不是硬去跟人拼搏、比賽的話,瑜伽練習真的沒有那麼危險。
不需要那麼擔心受傷,不需要去想特定動作的目的,就每天每天一點一點練習,你就會找到那個體位法的目的。
Guruji有句傳頌多處的名言:「好好練習,一切都來」(Practice and all is coming.)我以前讀到時總想在玄什麼啊?不能講明白點嗎?是英文不好嗎?不能有個英文好的印度人當橋樑嗎?
來到2016年的現代,真的有個英文好的印度人當橋樑了,也就是Guruji的孫子Sharath,他依舊遵奉Guruji那句老話:「好好練習,一切都來。」
這句話這麼淺白,乍看之下似乎什麼都說了,但卻好像什麼沒講。讓人不免懷疑一切道理真的都在裡面嗎?會不會有密碼?比方說把「Practice and all is coming.」整句話拆掉重組開根號再乘以圓周率會發現其實答案就是mula bandha之類的......(印度人數學很好嘛,把迷團藏在句子裡不會誇張 XD)而且用些術語包裝鬼扯,還可以騙倒人以為你得到天啓或是終極靈性開悟。
JP Sears很愛嘲笑人用鬼扯來包裝靈性
那麼,道理真的就是這句這麼淺白的「好好練習,一切就來」嗎?
我回想一下我的練習歷程,要是我在第一天練習戰士一時,就有人告訴我這是個開髖動作,以我強迫症的性格,我一定去找解剖學的書本和圖片參照,努力思考髖要怎麼轉、怎麼動,才可以讓髖完美的打開。我很可能單單為了開髖,卻忘記鍛鍊我最缺乏的身體力量。
我反倒是為了死背動作,傻乎乎的持續不斷做下去後,身體變得越來越靈活,感覺也變得越來越靈敏,才發現不止戰士一可以開髖、就連下犬式、前彎、扭轉等等體位法都能訓練力量,開髖也開胸。
體位法的功能一直都在,體位法的目的也一直都在。只是我們的身體有沒有鍛鍊出足夠的靈敏度挖掘出來。
「好好練習,一切都來」是真的,因為,一切都在,一直都在。
我是一個重訓有成的女孩,深蹲硬舉都可以到 1.5 倍的體重 XD 直腿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都可以。但我沒辦法前彎也沒辦法做下犬式,現在在練習 ashtanga primary series 也是充滿辛酸,就算有這麼強的肌力,口令課結束後最不想聽到的字還是 chaturanga。 :D
回覆刪除瑜珈有趣的地方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不同的修行~ 謝謝你的分享!!
你的重訓好厲害!我剛好跟你相反,一開始練習ashtanga的時候只有柔軟度,沒有力量,所以我光是船式就快死掉了。不過幾年下來,身體越來越平衡,當初痛苦的體位也不再痛苦(但是依舊會有痛苦的體位冒出來,哈哈,the never ending practice)
刪除不過你重訓這麼厲害,撐過了前彎、扭轉、後彎這些檻,將來到手平衡就輕鬆了!加油!
謝謝鼓勵 :) 我在瑜珈的同時也有持續重訓,和教練大概 2-3 見一次面,他其實非常驚訝(也有一點煩惱)我使用身體的方式和想法慢慢的在改變。現在還在一堆前彎扭轉後彎中掙扎 but I love it~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