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ashtanga口令課觀摩記

我和同學一起站在教室外面當觀眾
謝謝同學Kiaya Liu幫我們拍照

因為颱風的關係,原訂星期六的mysore延後到星期一上,原訂星期一早上的口令課則往後延兩個小時。本來星期六、星期日mysore完後,星期一接個口令課剛剛好。颱風一來攪局,變成星期一早上mysore完後,接下來直接上口令,也就是一天練兩次ashtanga。

星期日mysore完,同學們紛紛互相打聽,到底隔天練完mysore後要不要留下來上口令課。如果真的撐不住一天練兩次ashtanga,那到底是要把機會留給mysore還是留給口令。

我因為早就把口令課的機會讓給老公,所以我沒什麼抉擇問題。

不過星期一還是看到一些勇者同學拼了,上完mysore繼續上口令,結束時有同學快虛脫,掛在門上連門都推不動。

我也知道同學捨不得的心情,畢竟,昨天是AYTW今年的最後一堂課,接下來老師要離開台灣一陣子,下次不管是mysore還是口令,要能上到信安老師的課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後了。

mysore完畢後,我和幾個同學先到外面吃早餐,大概四、五十分鐘回來後,教室裡的同學已經進入Upavistha Konasana B。我們驚呼好快,以倖存者的心態在門口津津有味的看裡面的同學受苦練習。

Upavistha Konasana B
image source: ashtanga info

我在今年五月時上過一次信安老師的二級口令課,那次印象好深刻,別的不說,光在Bakasana B(從下犬式跳到烏鴉)停到天荒地老的記憶就熱乎乎的停在大腦裡一直沒散去。那時候腳懸空身體撐在手上,老師不知道花了幾分鐘才數到三,好不容易聽到老師數四,耳邊立刻傳來同學們鬆一口氣的聲音。是的,這個動作還沒結束,但我們都已經撐到四了,五還會遠嗎?

結果是會遠,非常非常遠。

我在心裡默數到三十,老師還沒有說出「Five」。我感覺到懷疑與猜忌在空氣裡蔓延,連我都在揣想老師是不是已經拋棄我們回家了。

烏鴉上的停留真的非常久,久到想乾脆下來看老師到哪去了(其實也是真的撐不住了),就在意志力要喪失,腳快要碰到地板的時候,突然傳來老師的「Five!」

大家二話不說往後跳。怦怦怦怦一陣聲響結束後,老師說:「我是說『Five』又不是說『jump』。」

這就是口令課,非常人所能忍受的口令課。

所以每次聽到有人說因為記不住動作或覺得mysore很累,想從口令開始時,我都很想說:「孩子別傻了,你這是越級打怪啊。」

昨天吃完早餐後,我和同學站在教室看裡面的人練習。果然如我所料非常辛苦,老師每個口令都數無敵久。我們一邊看一邊慶幸只做mysore真是太正確了,完成練習的滿足感相同,疲憊感減半。

因為回到教室時已經到Upavistha Konasana B,我們錯過了最恐怖的船式,不過見識到同樣痛苦的Uplutih,這是ashtanga最後的結束動作,盤腿手撐地把身體抬起來撐十個呼吸。

同學Kiaya Liu所拍攝的上課實景照

只見老師數了「One」之後,到外面逛一圈,然後才慢慢走進教室數「Two」,接著老師說「Up」,我跟旁邊的同學面面相覷,偷偷念「怎麼會數『Up』?不是應該數『Three』嗎?」在我們偷偷念很久之後,終於出現了老師數「Three」的聲音,我和同學不斷眨眼交換了好幾個眼神,慶幸我們現在在外面而不是在裡面。

全部結束後,信安老師走出來看了一下時鐘,很滿意的說:「很好,一級口令就是要差不多一個小時十五分結束。」

我很困惑的問老師,為什麼每個動作都停那麼久。

「本來口令課就是要停這麼久。」

「問題是,為什麼每個動作停那麼久,最後整串練習卻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結束?」

老師說:「因為沒有浪費時間在中間的串聯上。」

從認識信安老師以來,老師就一直跟我們說,串聯(vinyasa)就是串聯,將動作與呼吸配合好就好,不要浪費時間和力氣在跳很高、空中停留甚至手倒立上。當你花那麼多時間在做這些動作時,你的呼吸和動作還有合拍嗎?呼吸和動作不合拍的時候,你練的還能叫做Ashtanga嗎?

口令課再次印證到這一點。

練習完的Q&A裡,有同學問道:「真的有人天天做這樣的練習嗎?」

我想這什麼問題?不天天練習還叫練ashtanga嗎?後來再回想這個問題,我猜那位同學的意思是,每天的ashtanga練習都要這麼累嗎?每個呼吸都要數那麼久嗎?每個動作都要停留那麼久嗎?真的這麼久的話,真的有人吃的消嗎?

如果每天的練習都像口令課那樣得把皮繃緊,這套練習的確讓人吃不消。

所以我們才要有mysore,這是根據自己狀況調整的自我練習。我們一般的呼吸根本不可能像口令課老師數得那麼長。老師數到五的時候,搞不好已經有人呼吸三十次了。要叫剛開始練習的同學把那麼長的呼吸帶進mysore真的太痛苦。是要靠很多年很多年的持續練習,才能在口令課裡如魚得水,所以mysore時,就照我們的能力在每個動作平靜的、穩定的呼吸五次就好。

口令課是個目標,持續練習就是希望有一天在口令課時,我們不會在墊子上咬牙默念地震、颱風、媽祖娘娘,隨便什麼現身讓口令結束都好。而是聽老師的數數,我們也平靜的呼吸,如日常行走,如吃睡坐臥。這一個小時十五分鐘不過是一個星期裡的片段,進入了,離開了,之後會再進入,會在離開。如生命的輪迴,一層一層一圈一圈,無論中間是喜是苦,我們都平靜。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以為的真的是你以為的嗎?

「兩塊磚?你會不會太誇張了?」 男同學一臉緊張看著我,搖搖頭說:「我的身體很硬,不是普通硬,我需要兩塊磚。」 「是嗎?你『需要』嗎?還是你『想要』?」 我帶的動作是Trianga Mukhaikapada Pascimottanasana (中文有人照梵文翻成「三肢前彎」,也有人看外形翻成「半英雄坐姿前彎」)。如下圖所見,直角算一肢,彎腳算一肢,臀部算一肢。這三肢最好在同一個平面上,像下面這張圖。 這個動作可以活動髖關節,適合給長期坐在電腦桌前以至於骨盆僵化固著的現代人調整身體。 但總是歪坐享受文明的現代人一做這個動作,臀部幾乎全往直腳的地方塌,基礎不穩,勉強前彎只是歪斜的更嚴重。所以一般老師會讓學生在直腳的臀部下墊毛毯,讓兩邊骨盆一樣高,像下面這張圖。 墊毛毯只是權宜,最好在瑜伽練習及日常生活中逐步將骨盆轉正,將髖關節活動開,最終撤掉毛毯,才最有效果。就像有些女生為了減肥穿馬甲,如果是減肥初期靠馬甲理解怎麼讓身體集中,那馬甲還有點用。如果以為什麼都不做,穿上馬甲就能變身林志玲,那馬甲下永遠只是一顆黑青的泡芙。 所以囉,拿輔具一定要有個心理準備:不論用起來多愛多喜歡,總有一天,你都得讓他走。 為了怕將來捨不得放下輔具,最好一開始就多開發自己的身體一點,輔具用的精簡一點。在最必要的時候讓輔具畫龍點睛,其他時候儘量靠自己。所以我看到這位男同學在最多只墊塊毛毯的Trianga Mukhaikapada Pascimottanasana裡用了兩塊磚,當然很吃驚。一塊磚塊大概是一張毛毯的三倍厚,男同學墊了兩塊磚頭,大概是別人的六倍高。 看得出來,墊了這麼高後,他感到很安心。但是,瑜伽如果只是餵養你的安心,讓你在舒適圈裡安逸懶散,那就不是瑜伽了。 我叫他給我一塊磚。男同學滿臉驚恐說:「我的身體很硬,真的不是普通硬,一塊不行吧。」相較他的驚恐,我則是伸出手,滿臉確定。 男同學猶豫不決的抽出磚,一副想遞又不想遞給我的樣子。他的手還在慢慢挪移,我則是直接伸手接過磚頭。男同學神色慌張,臀部懸空,一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樣子。我開口要他慢慢地呼吸,慢慢地坐下,去感覺緊的地方,會痛就停下來,但是不要放棄。 他照我的指示,慢慢地呼吸,慢慢照做,臀部也慢慢降落在一塊磚上。 穩穩地降落,沒有勉強。 我問他會痛嗎? 「不會。」男同學...

宛如曼陀羅

前幾天朋友問我在家裡練習時,可不可以跳過拜日式AB,只練自己不擅長的部分,比方說邊看電視邊來個Utthita hasta padangusthasana(站姿拉腳趾平衡)。 身為一個曾經邊看DVD邊練船式的人來說,實在很沒立場跟她說別這樣。但也因為我曾經這麼執著過,我也才能夠理直氣壯說:「千萬別這樣。」 單練個別體位法不過是練肌肉而已。如果只想練肌肉,不如直接去健身房。成效絕對比瑜伽快,苦果也絕對比瑜伽深。 有太多人太想做到某些體位而以健身的方式練習,練到最後身體太緊,無法扭轉或後彎。連身體都無法平衡,就別說心靈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練習一定要專心。有了練習的念頭,就算時間不多,只有五分鐘或十分鐘,也還是定在當下,從拜日AB開始,各五次結束後可以直接跳到Utthita Hasta Padangusthasana。中間的trikonasana等都可以不要做,但是儘量不要省略拜日AB。因為拜日AB既是暖身,也是基礎,一步步的延伸才是Ashtanga。 不斷琢磨拜日AB。比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單練個別體位還有用。 剛好信安老師也在前幾天分享了 Bandha的意義 。這個常常掛在瑜伽人嘴上的Bandha是什麼?據說瑜伽練半天就在練Bandha,據說有了Bandha就可以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真是想太多),那到底Bandha是什麼?據Ashtanga掌門人Sharath的回答,Bandha就是「身體變輕」,練習的法門則在Vinyasa的跳穿, Navasana及最後Utpluthih時把自己提起來。 仔細思考這幾個動作,歸根結底,其共同本質不也一樣是在拜日AB的前跳與後跳。 很多人覺得拜日AB外觀平淡,不斷重複又累又無聊。我以前年輕不懂事也很受不了每次mysore得做那麼多次拜日。但是隨著練習的時間增加,動作做的越來越多(也就是經歷的挫折越來越多),我慢慢理解拜日AB與後續動作間的關聯性。也可以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俯瞰,見山式開始前跳後跳上犬下犬,宛如以自己的身體往後往下往上往前畫出一個又一個的圓,這些圓重複疊合不斷擴散,像是一圈又一圈的曼陀羅,倏忽綻放,下一秒風吹沙過,留下的只有平靜。 (原文貼於2015/12/22的個人臉書上)

ASify an amazing me! 喚醒生殖輪,喚醒與原生家庭的關係。

我以為我辦這個活動可以為女生們點燃內心小火花,沒想到最終最療癒的是我自己。 ASify 除了是個瑜珈運動服飾的品牌以外,要怎麼能夠藉由這個品牌,推動更多女生更喜歡自己一點,也是我最大的期望。 所以我們的 slogan 是「 讓美麗變成力量 」,希望將正向的力量帶給每一個嚮往美麗的女生。 今年有了 ASify敦化店 可以辦活動,我更有機會將這個理想落實出來。 第一次的活動我取名為「 ASify an amazing me!」 我辦在 3/8、3/9 女神節。 從女神的誕生想到 生殖輪 ,所以我請了脈輪專家,也是原始學院創辦人 琳老師 幫我帶生殖輪活動。 但我不希望活動太學術太枯燥,所以又請了專業護理師玉如在 3/8 的晚上先在 ASify line 社群裡辦一場 live talk,想說從性的角度切入,可能會讓活動有趣一點。 辦 live talk 之前我很焦慮,很擔心活動很乾,擔心沒人上線、又擔心準備不足。 很感謝私域專家 Paul 非常無私的借我他自己的小私域讓我預演 live talk,還幫我看腳本,近乎是手把手的帶我走過一遍。 也很感謝琳老師跟玉如非常包容我的焦慮,跟我一次又一次的會前會。 3/8 晚上 live talk 順利完成,琳老師在最後為三位同學提供抽脈輪牌卡的祝福。大家的回應都很熱烈。 活動結束後還有同學在 ASify官方 line 說抽到的牌卡真的很符合她現在的茫然狀態,很感謝我們規劃了這麼一個好活動。 總算讓我鬆下第一口氣。 3/8 結束後,還有 3/9 的實體活動,一樣讓我很緊張。 3/9 的活動類似 3/8 的 live talk,因為有場地,多加了 體位法 的練習。 來參加活動的人也很有趣,有直覺很強,受朋友喜歡,容易有很多朋友,但會過度注重朋友而把自己變不見的人。 也有工作能力很強,受到重用,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卻被放到最後面的人。 還有幾位長相甜美身材超辣,但卻對自己沒自信,感情生活裹足不前的人。 我們先抽脈輪牌卡, 由琳老師幫大家解牌卡。 女生真的是普遍對自己不滿意。 有人提到現在看到以前的照片都覺得以前很漂亮,但是在「以前」的那個「當下」,卻總是覺得自己不好看。 要怎麼樣在「當下」對自己滿意呢? 我們都不想總是在「回想從前」時覺得好可惜,如果能「在那個時候」再喜歡自己一點就好了。 我們希望的是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