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我們參加俠客幫的象鼻隧道行程。
象鼻隧道是舊蘇花公路遺址上的一個隧道。傳說中大客車在上面奔馳時,每遇轉彎就會有一半輪胎在懸崖上懸空行駛的恐怖公路,稍不小心就會翻車掉進太平洋。
這麼恐怖的路段現在當然已經廢除,空蕩蕩的廢棄公路上只有太平洋相伴。人少無車有美景,最適合喜歡戶外活動的人遊玩。
象鼻隧道的標準行程是從清水斷崖垂降20公尺到沙灘,走過一小段沙灘再往上攀爬到象鼻隧道,看海、野餐、拍照後再原路垂降、原路上攀回去。預計下午一點半到兩點之間可以離開。
有美景,有些許難度,是都市俗跨入山野的好選擇。
只是大家都沒料到竟然會遇到超級大漲潮,整片沙灘浸在海水中,無路可走的我們竟也硬是走出一片壯闊。
===
這趟行程出發前波折頗多。我們最初的計畫是要向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入山證走錐麓古道,但是沒有申請成功。小草教練過意不去,就將我們升級成象鼻隧道。
預計出發前一週,出現玉兔颱風警報,雨下了整整一週。我們揣揣不安,車票、旅館都訂好了,花蓮一定要去,但象鼻隧道不見得可以爬。小草教練是說還有燕子口之類的雨天替代方案,但爽快度實在差很多。
還好,星期五上火車前看到天氣預報寫週六天氣晴。
花蓮嘛,一定比台北熱很多。都放晴了還擔心什麼?我們快樂的把雨鞋、外套往家裡一丟就跳上火車。
第二天,在開車過去的路上,小草教練才知道我們沒帶外套。
「不是說天氣預報晴,不用擔心嗎?」我不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會那麼驚訝。
「山裡天氣變化很快,在山壁上爬行時,風吹來會非常冷。」彥均教練有耐心的解釋。小草教練則要我們拿他掛在前座的兩件外套去穿。沒辦法,像我們這種拿都市經驗來山野闖的新手太多了,教練得預做準備才行。
我把外套塞到背包裡,下車前塗了兩層防曬油。
太陽炙熱到皮膚痛,真的有可能用到外套嗎?
我們要先沿著公路走到前面的隧道。
再從隧道旁邊的小洞鑽過去。
洞十分低矮,我戴頭盔放低身體還不斷撞到洞頂。我想核心不夠的人,光彎腰低頭走這一段就非常折騰。
終於通過了隧道口,大家對於眼前的景色有點驚嚇。
畢竟一掉下去,就被大海吞沒。
教練發給我們一人一個快鉤當確保,也就是我們先把自己鉤在繩子上,再從洞口走到垂降點。這樣我們就算滑倒,都還可以掛在懸崖邊等教練救,不會粉身碎骨。
這裡才是真正的垂降起點。
老公第一個下去,在最下面為每一位成員做確保。
小草教練在中間確認每一位成員的垂降技巧與安危。
我們前一天晚上才學習基本垂降技巧,還無法靈活運用。我一開始垂降就去撞壁,小草教練說:「你快撞壁的時候,可以踢牆啊!」
對喔,在荒野中才發現我跟我的身體這麼不熟。
儘管一開始生澀緊張,大家還是都順利垂降下去。
第一次完成二十公尺垂降,大家都很興奮,沈浸在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做到的夢幻心情中。
剛剛在上面哀嚎想放棄的小朋友,下來之後倒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似的開始玩石頭。
以原來的親子行程來說,他們邊玩石頭邊等大家,再一起走過沙灘到象鼻隧道正下方,上攀到象鼻隧道野餐。拍照的拍照、吃東西的吃東西,原路返回。
非常輕鬆寫意。
沒想到我們遇到難得一見的大潮,整片沙灘都淹在海裡,沒路可走。
到底潮漲多深呢?
後面的行程中,彥均教練指著海中隱隱露出的兩塊石頭說:「本來那兩塊石頭完全裸露在外。」
期待短時間內退潮露出沙灘是不可能了。
沒關係,沙灘不能走,那就走岩壁。
或許是我們上次跟小草教練去宜蘭得子口溯溪時,展現出不錯的體力和心理素質,所以小草教練沒有收隊,繼續帶我們往前。
彥均教練先去前方探路,小草教練帶著我們繼續垂降往前走。他們彼此以無線電聯絡。
一回生二回熟,第二次垂降大家少了生澀感,上鉤環與八字環都越來越快。
那一天真的是大漲潮,每個人都在海浪拍打巨石聲中垂降。
我們在那裡全副裝備小心翼翼緩慢垂降,後面的釣客赤腳閒晃如入無人之地。
開車帶我們來的路上,小草教練就提過台灣最強的戶外玩家是釣客,不但不需要裝備,還可以提著滿滿的冰桶和漁獲在山壁間行走。
我們當時還以為他在開玩笑。
直到我們在崖壁中緩慢笨拙移動時,某位赤腳釣客突然出現為我們帶路,我們才感覺到釣客的功力有多深。
釣客帶大家在岩洞裡穿梭(中間岩洞中的黑影就是他!)
穿過岩洞走岩壁。
釣客赤腳瞬間穿過小石壁,我們得架繩、拉繩才能順利垂降。
我也逐漸成長為可以幫大家拉繩確保的夥伴。
垂降完後,繼續跟著釣客的腳步鑽洞。
我們在岩洞間鑽來鑽去的時候,還要計算浪潮拍打石頭的頻率,免得一不小心就被大浪打濕全身。
我們跟著釣客一直走,走到無路可走,釣客就從某個岩洞裡摸出一個梯子,架梯讓我們攀爬。
![]() |
從頭到尾都扛著很重繩子的彥均教練 以及完全不需裝備的超強釣客 |
釣客帶完路,不多廢話,直接離開。
這時候差不多中午12點,小草教練讓我們坐下來喝水、吃午餐。
我問小草教練象鼻隧道遠嗎?
小草教練說不遠。
我天真想既然象鼻隧道不遠,那又何必急著吃午餐呢?午餐是這次行程的聖盃,當然要在行程最後搭配最珍貴的美景才覺美味(畢竟只是個涼掉的粽子啊)。所以拒絕午餐提議,只簡單吃個巧克力、喝點水補充體力。
先去探路的彥均教練卻帶了壞消息回來。原來海水漲太高,最後連在一起的巨石塊被海水淹沒,只有幾個大石頂點冒出海面。如果我們走到底的話,得在海上巨石飛躍縱跳。要不然就是由教練拉繩,我們像攀爬公園裡的猴子攀爬架一樣,攀繩到另一個石頭。
開什麼玩笑,當然做不到啊。
彥均教練建議我們再往上攀爬,試著走到蘇花公路舊路,再沿線走到象鼻隧道。
我們沒什麼意見,反正大家體力還有,小孩覺得好玩,往上爬只是換個方向而已,就試試看吧。
上攀的行程必須比較小心。石頭不穩,又緊鄰峭壁,也必須彼此等待,不能讓成員脫隊。
等待的時候只有這樣的小小空間可以休息。
我還拜託居貞把我心愛的Niyama黑玫瑰褲拍下來。
休息完後繼續往上攀。我們經驗不足,一個人動了,另一個人就很想趕快黏過去。彥均教練提醒我們這樣緊黏的上攀法不對,上面的人要是把石頭踢下來,下面的人很難躲過。
石壁爬完就變成中級山的高度,地面出現了很多雜草,牢固的巨石變鬆動的小石頭,很多地方一踩,石頭就鬆脫往下掉,攀爬的難度也更加深。
但是教練鼓勵我們,只要爬完這一段,往上走到舊蘇花公路就一路平坦。
大家也說其實今天天氣蠻好的。只有一開始垂降很熱,後來天氣轉陰又沒下雨,真是出遊的好天氣,不如就繼續爬吧!
小草教練往前去探路,換彥均教練帶我們在高長過人的草叢中穿行。
在芒草中穿行大概是全程中最艱難的一段。
芒草又高又長,看不到地面,無法確定哪裡可以穩穩往下踩。
彥均教練先在芒草中穿梭,告訴我們別怕,他會折草做記號,我們到時候只要跟著記號走就行了。
問題是在我們這幾個都市俗眼裡看來,每一束草都長得一模一樣,實在看不出來那株有折,那株完好。大家不敢移動,怕進了草叢迷路出不來,只敢慢慢等待指示。
後來教練用無線電傳了指示過來,叫我們直直往前走到有繩子的地方,再順著繩子走。
這段路走起來非常辛苦。芒草叢生之地視線不清,地面也不紮實。
教練雖然為我們搭了繩子,我們也用快鉤掛在上面確保安全。但是完全依靠繩子捨棄自身感官,反倒容易踩空。前面的人一踩空,繩子立刻拉緊,用快鉤掛在繩子上的人全部被影響:跌倒的跌倒,被繩子瞬間拴緊的拴緊。小朋友吃了一次虧後,立刻明白不依靠他人,用自己的手摸、自己的腳踩,才是最安全。
芒草比人高,草面會刮人,我們又只穿著短袖,大家手上多少都掛了彩。中級山雜草叢生,有一段高草是我們一經過,高草受到震動,漫天棉絮飄起。草叢中不知名的生物與過敏原飄到手上傷口,你可以想見那是多難受。
好不容易從草叢出來後,小朋友說什麼也不願意回到草叢中。
這是CC整個行程中唯一有負面情緒的時候,畢竟過敏手癢不舒服。但是她沒哭鬧,只是讓自己沈澱消化情緒。
還好起身趕路後,這些過敏症狀就消失,不影響我們後來的行程。
突然消失探路的彥均教練用無線電傳來壞消息:我們預定走的舊公路坍方,我們再往前走還是會卡住。
小草教練也用無線電回應,討論撤退方案。畢竟我們真的試過所有的路,走到無法再走,再晚天黑就不好。
前一秒還用無線電回應的彥均教練,後一秒突然現身。小草教練剛剛也消失探路,後來又瞬間出現。兩個人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已經把地勢全部探勘完畢,正快速討論如何撤退最佳。
撤退?那我的象鼻隧道午餐呢?只好趕快把粽子拿出來啃光。
這讓我學到一課:山裡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當教練說吃飯,就乖乖吃飯!
這是撤退前的最後合照。我真的很以我們這一團為榮:樂觀、穩定、不怕困難,互相幫助。
因為小孩子不願意再回到剛剛的草叢。教練也覺得原路攀爬回去耗時太久,所以決定穿過最後一個短草叢,直接垂降。
CC本來不願意再走一次草叢,但我們告訴她這次的草叢短很多,而且這是最快回去的方法,穿上外套就不用怕草刮她了,她也乖乖穿上外套配合大家。
穿過草叢就到這塊大石。教練們計畫在石頭上綁繩子,從這裡垂降。
我們這一路走來遇到太多不穩定的石頭,所以有點擔心這石頭是否能夠承受大家的重量。
畢竟從這裡掉下去,就是太平洋。
彥均教練說沒問題,這一塊是穩的。
我問如果連這塊大石頭也沒有的話怎麼辦?彥均教練說那就要好幾束草叢交叉互綁。草下面的根都有一定長度,正確的交叉互綁也是可以承受相當大的重量。
荒野探險有太多技巧,真的不能靠蠻勇隨意進入。
懸崖上連轉身都辛苦,我們無法坐下,排排站看彥均教練快速熟練綁繩子。
遠方天邊,夕陽漸露。
過慣都市生活的我以為六點才天黑,但是彥均教練說山裡四點半就全黑了。
這時候大概是三點多,要變成搶時間大作戰。
小草教練第一個下去。
為了趕時間,老公要一邊垂降,一邊帶繩子下去。也就是他是在無人確保的情況下垂降。(教練有一些複雜的收繩計畫,所以小草無法幫老公做確保。)
CC看到這個情況,一直尖叫:「我爸爸是神啊!原來我爸爸是神啊!」
為了節省時間,教練們決定讓兩個人一起垂降。
CC用爸爸剛拉好的繩子垂降,由老公確保。這時候需要有另外一人像老公一樣,在無人確保的情況下一邊帶繩子,一邊垂降。
我自願幫忙。幾次上上下下,我已經能夠靈活使用鉤環、繩索與八字環,對高度也不太懼怕。能夠在這裡幫上忙,我很開心。
我和CC之後是小潔跟Kelly垂降。
垂降前,我詢問彥均教練,這跟我們一開始的垂降難度差不多吧。
彥均教練用一貫平靜的表情說:「比較難。」
真的開始垂降後,才知道「比較難」只是保守說法。
行程最開始的垂降是二十公尺如樓梯般的緩坡。
最後的大垂降則像是在回顧我們過去幾個小時的上攀路線:先是垂降爬芒草的山坡路,這一段的垂降距離就已經到照片裡的大石頭處,旁邊的小小人影是小草教練。
接著地形從山坡轉為岩壁,再從這裡繼續垂降到地面。
一路垂降下來,有的地方垂直,有的地方往內凹,有的地方又往外凸,比一開始的垂降地形複雜許多。
順利垂降到下面後,小草教練嘆了一口氣說:「五十公尺都沒問題,接下來要兩百公尺的大峭壁才能滿足你們了。」
我有點搞不清楚狀況,問老公五十公尺很高嗎?
老公說一般國內行程頂多做到二十公尺垂降。兩百公尺要去美國大峽谷吧。
原來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跳了好幾級!
順利垂降完成後,CC說要幫她的好朋友確保。
在同時,小草教練又健步去探路。
注意到天空逐漸變黑,我們分分秒秒都在搶時間。
小草教練告訴我們他會留下包包等信物,要我們全部垂降完成後,順著他的信物往前跟他會合。
但我們真的沒辦法那麼快。
大多數人垂降完成後,小草教練也探路回來帶我們了。
因為彥均教練還要負責收繩等工作,所以小草教練要我們不要等他,先跟他走。
趕路的同時,天也在迅速變黑。
就算行程這麼趕,小孩依舊會在等待別人趕上的過程中,發現寶石。
經過這一天的練習,大家也越來越熟練。看到釣客留下的繩子,用力扯兩下確定是否牢固後,就直接抓了往上爬。
我們不斷在巨石間縱躍,不只一次手腳沒處施力、只能緊貼石塊,靠粗糙的石頭表面與鞋子間的摩擦力匍匐前進。原來所謂的蜘蛛人,就是這樣。
後來我們真的來到一塊沒有固定點可以綁繩垂降的石壁。
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再找別的路繞了,彥均教練立刻把繩子掛在身上,毫不猶豫的說:「就用我當固定點吧!」
我們終於在完全黑暗之前,回到了最初始的垂降地。
白天我們是這樣垂降下來,晚上我們要原路爬上去。
因為大家都沒有料到會走到這麼晚,所以教練只有準備兩個頭燈給自己戴。
當教練將頭燈往上照,為上爬的夥伴照路時,坐在崖壁的我們只有一片黑暗。
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中,只有海浪拍打岩壁聲相伴。
我聽著潮浪規律的拍打聲,內心很安定。我不知道前面的夥伴會爬多久,也不知道要多久才會輪到我,可是我一點也不害怕。我知道就算拖的再晚,教練也不會丟下我。經過這一天生死與共,我很確定。
最後的上攀也是頗有難度。我們要先從這裡攀到岩壁中間。
再從中間用另一種繩結確保法爬到最起始的垂降點,再從那裡順著最開始用快鉤確保的繩索爬回小洞。
總算回到隧道口,隧道前呼嘯而過的車子,既吵雜又危險,卻也告訴我們:回來了,我們安全回到原來的世界了。
兩個小女孩唧唧喳喳說個不停,急著告訴我她們剛剛上攀的那段路有多驚險。
我問小草教練,我們這趟行程的難度算是部落的成年禮吧。
小草教練說:「早就超過了!」
第二天教練傳了這一段話給我
教練的信物是鉤環與八字環。
CC非常珍重的將鉤環勾在書包上當護身符。現在被我們叫「懸崖女孩」的CC說,以後不管到那裡參加攀岩活動,她都要用這個獨屬於她自己的珍貴鉤環。
回台北後我帶她吃冰,獎勵她在這次探險的良好表現。
平常有在控制糖分攝取量的她,一解禁點了「什麼配料都給我來一點」的組合。
「你有堅持到最後真是太好了。」冰端上來時,我這樣對CC說。
「對啊,就是有堅持到底才這麼好吃,沒堅持到底,就只是安慰獎,就沒那麼好吃了。」
======
後記:
由於意外狀況很多,兩位教練一直分頭去探路。但是很神奇的是不管在我們的回憶裡,還是在相片中,兩位教練一直伴在我們身旁。
爬石壁的時候,彥均教練提醒我們不要一個接一個緊貼爬,免得前一個人踢了石頭下來,後面的人閃避不急。在芒草堆走到第一條繩子底的時候,小草教練突然出現,要我把多束芒草籠成一大束,好讓他可以綁繩,讓我們有繩子可以繼續指引走出芒草堆。
他們當然沒有練成分身術,而是他們的技術真的很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許多事情。有高手在旁邊指導,縱使遇到許多意外狀況,大家也能安心完成行程。
教練非常優秀。
我們這一團成員也不簡單。
這趟行程有太多可能被迫停止的地方。小草教練提過,如果小朋友在第一個垂降點大哭,他就不會讓他垂降了。後來想想,石壁走完時,如果我們顯露出不耐煩的表情,也許小草教練就會讓我們直接撤退。如果我們中途開始碎嘴抱怨,也許教練會早點結束行程,早點帶我們回到隧道。
會很輕鬆、很安全、很平穩,但我們會少了很多精彩的經歷,大家也少了跳級成長的機會。
還好我們這一團樂觀又願意接受挑戰,所以小草教練和彥均教練尋找各種可能性,努力讓我們可以到象鼻隧道(真的是辛苦他們了,兩點可以結束的行程,到晚上才結束,等於無償多加了半天班)。
象鼻隧道沒有達陣,但是我們的心靈達陣了。
對「真正象鼻隧道」行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這篇文章的介紹(裡面可以看到沙灘!):
https://cxlan.tian.yam.com/posts/57458962
當然,我們是一定會再安排一次行程,真正達陣。
這次象鼻隧道行程我們只有五個人參加,小草教練一共出動三個人來協助我們。
小草教練是俠客幫的幫主,彥均教練是崩岩館館長,幫忙拍照的居貞也在崩岩館工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聯繫他們,了解更多活動訊息。
俠客幫:
https://www.facebook.com/sharkband.tw/
崩岩館:
https://www.facebook.com/bonushualien/
小草教練是俠客幫的幫主,彥均教練是崩岩館館長,幫忙拍照的居貞也在崩岩館工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聯繫他們,了解更多活動訊息。
俠客幫:
https://www.facebook.com/sharkband.tw/
崩岩館:
https://www.facebook.com/bonushualien/
最後工商服務一下,身為AS-AliceSelects老闆兼打雜,這種出遊行程我們當然全家都穿自家產品。我穿Niyama、CC穿艾蜜莉,老公穿我現在已經沒在販售的My Mantra。瑜珈褲吸濕、排汗、快乾又把整個腳都包起來,可以防曬、防草跟防石頭刮,爬山很方便。延展性好,跨大步走路或攀岩也很方便。
不過行程結束,My Mantra變很慘:
艾蜜莉顏色有掉一些,臀部也有一點綻線:
Niyama依舊強壯。
不過這次的行程的確艱難,碎石太多,又有好幾個地方需要鞋子和石頭間的摩擦力維持平衡。老公的鞋底被磨平。
我的兩隻鞋底都開口笑,來不及拍照就直接丟掉了。
一般穿瑜珈褲的場合當然不會遇到這種狀況,不過如果打算穿瑜珈褲登山,真心推薦Niyama,實在是我戶外運動第一首選。
Niyama的現貨可以參考這裡:
https://alice254.shoplineapp.com/pages/niyama
那就這樣了,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幫我按個讚,也請大家轉貼、留言跟分享喔!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