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看起來平凡無奇的嬰兒式,小育努力了兩個月才做得到。 小育第一次出現在我眼前時,全身散發強烈的負面能量。彎腰駝背,胸口擠成一團,全身上下都水腫,臉上沒有一絲笑容,她嘴巴不斷碎念否定自己的語言,恨自己不運動,恨自己縱容自己十年來體重增加十五公斤,恨自己沒有辦法睡覺,她不斷的恨、恨、恨........ 我安慰她最起碼她願意走進教室,願意嘗試改變自己,已經很好了。 她說對,她決定要改變自己了,但是她還是恨,恨自己過去十年來的亂七八糟,竟然讓自己的身體變成一坨水泥,她好恨、好恨、好恨........ 接著她走進教室上我的第一堂課,那真的是蠻悲劇的一堂課。每個動作她都做不起來,我說的每個動作,包括「嬰兒式」。只是屈膝跪在地上把自己包起來的這個動作,她跟我說她頭痛,肩頸痠痛,快要不能呼吸。 嬰兒式是最放鬆的姿勢,是你把自己包起來,撫觸著胸膛與腿腳,明白就算外界紛擾,你都知道有「自己」可以愛「自己」,可以給自己放鬆而溫暖的擁抱。 但是小育做不到。 儘管如此,我還是讓她到嬰兒式,只是多了兩個拳頭在額頭下交疊。我希望她就算沒辦法擁抱自己,還是可以感覺到有一雙手在身邊,這兩個小拳頭或許做不到什麼偉大的動作,但是穩穩地撐住了小育的頭,頭有了依靠,肩就能放鬆,頸也能一點一點放鬆,心,自然也鬆了。 只要自己願意先伸出手撐住自己,就能站穩腳步,就能安定。 接著的第二堂課,第三堂課,小育還是一邊罵自己可惡一邊進教室。她的負面情緒還是很強,但是她沒有曠課,她也願意讓自己嘗試更多。船式腿伸不直沒關係,最起碼她願意讓腳離地。前彎彎不下來沒關係,最起碼她願意讓自己的脊椎往前伸。每次進步或許不多,但是她從來沒有放棄。 教室裡有瑜伽磚讓同學自由取用,但除非萬不得已,我不會讓學生使用。包括小育。一開始做三角式時她的手只能碰到大腿,我說就碰大腿啊,你有自己的身體可以靠,為什麼要去靠磚頭?你們是為什麼什麼做瑜伽?是為了做到三角形,還是為了自己?是為了看起來跟別人一樣,還是為了幫那個被工作、家庭、金錢等壓的扁扁的自己開出一條路,讓她一點一點探出頭? 瑜伽是修行,不是運動。我不斷告訴學生,瑜伽絕對不是只有來上課的這一個小時。這個小時是人生的縮影,有痠、有痛、有害怕,有自信有成就也有裹足不前,但是再多的情緒終歸要走到攤屍,終歸要大休息。大休息不只是休息,起來後,你...